在繁忙的工地上,挖掘机是当之无愧的“力量担当”。然而,如果您的设备突然出现行走方向失控、自动跑偏,或者履带与底盘发出异常摩擦、发出“咯噔咯噔”的“啃轨”异响,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可能预示着潜在的机械故障,需及时处理。
针对常见的“跑偏”和“啃轨”问题,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份详尽的故障排查指南,助您快速定位问题,高效解决。
一、故障现象:行走跑偏(直线行走时自动偏向一侧)
当挖掘机在平直路面上直线行驶时,无需操纵单侧手柄,设备却持续向某一侧偏离,即为行走跑偏。
可能原因及排查步骤:
1.初步检查(最简单却最易忽略):
◦检查履带张紧度:两侧履带的张紧度不一致是导致跑偏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过紧的履带侧行走阻力更大,会导致机器向履带较松的一侧跑偏。使用标准方法调整两侧履张紧度至规定值。
◦检查底盘淤泥:驱动轮、引导轮、支重轮间夹杂的坚硬泥土和碎石会改变履带的运行轨迹,导致跑偏。及时清理底盘异物。
2.液压系统排查:
◦检查液压油路:检查行走先导油路(先导手柄至主阀)是否有泄漏、堵塞或压扁。检查主泵向两侧行走马达供油的主油路是否正常。
◦测试系统压力:使用液压测试仪测量两侧行走回路的溢流压力。如果一侧压力显著低于另一侧,则问题可能出在该侧的溢流阀、平衡阀或行走马达上。
◦检查主阀:检查控制行走的主阀阀芯是否运动灵活、有无卡滞或磨损。阀芯卡滞会导致流量分配不均,从而引起跑偏。
3.机械传动部分排查:
◦中央回转接头油封损坏:这是导致液压原因跑偏的关键嫌疑点。中央回转接头内的油封损坏会导致通往一侧行走马达的高压油泄漏到回油路或另一侧回路,造成压力不足、行走无力,从而引起跑偏。通常表现为跑偏侧同时伴有行走无力。
◦行走马达故障:单侧行走马达的容积效率下降(内泄过大)也会导致该侧行走速度变慢,造成跑偏。
二、故障现象:行走“啃轨”(履带与底盘机架异常摩擦)
“啃轨”通常伴有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检查时可发现履带链轨与驱动轮、引导轮或支重轮的轮缘发生了不正常的侧面磨损或挤压。
可能原因及排查步骤:
1.“四轮一带”对中性检查(核心原因):
◦“啃轨”绝大多数是由于驱动轮、引导轮、支重轮和托链轮的中心面不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即“不对中”)造成的。需要重点检查:
◦护板与螺丝:检查履带架(台车架)与主机架的连接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导致整个底盘架发生位移。
◦磨损与变形:检查履带架本身是否因外力撞击而发生弯曲或扭曲变形。检查轴套、销轴、挡板等部位是否磨损超限,导致各轮体产生轴向窜动或位移。
2.部件本身问题:
◦磨损超限:支重轮、引导轮、驱动轮的轮缘已严重磨损,无法对履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履带问题:履带链节、销套磨损过度,导致履带过于松弛或长度不均,影响其与轮子的啮合。
3.操作与场地因素:
◦长期在单一方向进行急转弯操作,会加剧单侧磨损。
◦在崎岖不平的岩石地面上行走,履带受到剧烈侧向冲击,可能导致底盘部件错位。
总结与排查优先级建议
对于行走跑偏故障,应优先检查两侧履带张紧度和底盘清洁状况。若问题依旧,则应进阶排查中央回转接头油封、测量行走系统溢流压力,并检查先导油路与主阀。
对于行走啃轨故障,应立刻检查底盘连接螺栓是否紧固,并仔细观察“四轮”的磨损情况与对中性。若未发现明显问题,则需深入检查履带架是否变形以及各轮体轴套、挡圈是否磨损。
日常预防与维护
•定期保养:按时更换液压油和滤芯,保持油液清洁。
•及时清理:每天作业后,花几分钟时间清理底盘上的泥土和碎石。
•标准操作:避免在高速行走时进行急转弯,尽量减少底盘受到的侧向冲击力。
•按时检查:定期检查履带张紧度以及“四轮一带”的磨损情况,防患于未然。
安全提示:本文仅为故障排查指导建议。如果您不具备专业的维修知识和工具,或在排查后无法解决问题,请务必联系我司或专业的售后维修服务人员进行诊断和修理,以确保安全和设备性能。